創作中的陳美美 受訪者供圖
日前,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農民畫家代表團攜特色畫作亮相北京大學第22屆國際文化節。與此同時,在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和中國國家博物館共同主辦的“大地繪彩——2025年農民畫大展”上,三江的《千年苗寨變景區》等4幅農民畫作品受邀參展。自鄉土孕育而生,在田野發展壯大,三江農民畫以獨特的藝術魅力,將濃郁的鄉土氣息帶到全國乃至世界的舞臺。三江也通過“村繪”為這片土地上的農民鋪就了通往美好生活的嶄新道路。
初冬時節,“85后”農民畫家陳美美的畫室里,筆墨正酣。在接觸農民畫之前,務農和帶孩子幾乎是她生活的全部;如今,畫畫成了她的主業?!斑@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标惷烂勒f,她曾是學校的美術特長生,但畢業后近10年沒有拿起過畫筆。2017年,一群到三江寫生的美術生喚醒了她深埋心底的繪畫夢。也是這一年,她正式投身三江農民畫的學習,用畫筆描繪家鄉的山水人文。
從縣里的普及班到市里的提高班,再到自治區乃至全國的培訓班,陳美美像海綿般不斷汲取養分,并勇于探索藝術融合,為三江農民畫注入新鮮活力。這份努力也帶來豐厚的回報:她的作品入選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首屆中國鄉土繪畫(農民畫)作品展、中國農民畫優秀作品雙年展等全國重要展會。
2024年,她作為畫家代表,在中國國家畫院“廣西農民畫創作精品巡展(北京站)”開幕式上發言。這是她第一次走進首都北京。如今,陳美美和志同道合的伙伴合作開辦了畫室,接訂單、做文創、創作新作品……“越畫越上癮,這是件特別幸福的事?!标惷烂勒f。
“村繪”的風潮如春風吹拂三江大地,喚醒了萬千農民心中的藝術向往。當地秉持“種文化、搭平臺、興產業”的思路,通過提供創作空間、組織專業培訓、搭建展銷平臺等舉措,為“村繪”發展保駕護航。如今,全縣長期創作的農民畫家已有近千人,并形成了從自治區級到縣級的傳承梯隊。
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吳凡宇就是“村繪”的先行者之一。她一直探索“內外并舉”的傳承新模式,不僅組織農民畫進校園、進基層,培育出一批優秀骨干人才,還開展研學活動,吸引各類機構前來三江交流學習,讓“村繪”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吳凡宇還注冊成立三江縣侗畫文化有限公司,結合市場需求,將三江農民畫轉化成花瓶、雨傘等60余種文創產品,讓“村繪”以更實用親民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如今,公司年收入超200萬元,直接帶動農民畫家每月增收數百至數千元。
“大家收入漲了,審美提高了,日子過得更精致了,美好生活也有了更具象的目標?!眳欠灿钫f,三江農民畫早已成為當地群眾的精神寄托,“村繪”也成為點亮鄉村振興的文化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