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美術家協會主席)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為“十五五”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為新征程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為新時代的美術工作者,我們當胸懷“國之大者”,聚焦時代主題,努力創作具有強大思想引領力、精神凝聚力、價值感召力、國際影響力的精品力作。
描繪時代風采,淬煉“四力”作品。我們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畫筆所向,應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火熱實踐,應是各行各業普通勞動者的奮斗姿態。無論是科技創新的前沿突破、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還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綠色畫卷、城市更新的日新月異,都應成為我們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在創作中,我們需堅持守正創新,以“四力”標準為引領,將個人藝術融入國家文化發展的洪流——以思想引領力為魂,用畫筆闡釋中國道路、凝聚奮斗共識;以精神凝聚力為脈,繪寫人民史詩、熔鑄民族精神;以價值感召力為核,弘揚真善美、引領社會風尚;以國際影響力為翼,用視覺語言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明。
滿足人民需求,賦能社會發展。美術工作不是方寸之間的孤芳自賞,而是關乎國本、連接民心的事業。從“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到“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從“繁榮互聯網條件下新大眾文藝”到“發揮文化養心志、育情操的作用”,從“以文化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到“提升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十五五”規劃建議中的一系列要求,為我們繪制出文化發展的新圖景,也讓我們對自身使命有了更深刻的體認,新時代的美術工作被賦予了前所未有的戰略意義。無論是精品創作還是社會美育,都要致力于將美的種子播撒到人民心中,不僅滿足社會審美需求,更滋養民族的情操與心志,涵養昂揚奮發的精神氣質,最終使文化建設成果如春風化雨,惠及人民。
近年來,河南積極引進一系列高水準的全國性美術大展,為本地美術工作者搭建了開闊視野、交流互鑒的寶貴平臺,有效激發了創作隊伍的創新活力。更為關鍵的是,這打破了地域限制,使精品藝術真正走進人民中間,讓河南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質的文化盛宴。這正是“藝術為民、文化惠民”的生動踐行,有力回應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時代命題。接下來,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引領廣大美術家履責擔當,用筆墨記錄時代,以藝術服務人民,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扎實推進文化強國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