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白堊紀:恐龍化石特展”將于11月12日在遇見博物館·北京798館與觀眾見面。此次展覽以恐龍及其他古生物化石為核心,通過超650件珍貴展品、超4000平方米白堊紀生態復原場景和多種展示形式,全方位復原白堊紀時期的生命圖景。
此次展出的古生物化石大部分為首次在京亮相。展品涵蓋植物、昆蟲及節肢動物、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非鳥恐龍、鳥類、恐龍足跡、恐龍蛋、哺乳類等十大類古生物遺存,系統性地呈現白堊紀時期的生態系統全貌。
其中,恐龍類展品最為矚目。觀眾可看到全球保存最完好且體型最大的恐龍胚胎化石“中華貝貝龍”,它曾流失海外后回歸祖國,其胚胎與蛋共生的自然埋藏狀態在世界范圍內極為罕見;世界最大恐龍“巨型汝陽龍”,復原后體長38.1米、堪比20頭成年大象;亞洲體腔最大恐龍“汝陽黃河巨龍”,以2.93米長的肋骨刷新全球紀錄;還有以“哈利·波特”小說內容命名的“霍格沃茲龍王龍”、體長僅60厘米的世界最小竊蛋龍“迷你豫龍”、中國最早發現的帶羽毛恐龍——中華龍鳥……
策展團隊針對親子家庭、青少年及古生物愛好者等不同群體,融合科學知識與趣味體驗,讓書本上的史前生命變得可感知、可互動。展覽精心打造360°全景白堊紀森林與恐龍群落場景,融合聲光電技術,還原“霸王龍與三角龍巔峰對決”“巨型蜥腳類恐龍漫步林間”等名場面,走進其中仿佛“穿越”回白堊紀時期。
在互動體驗方面,展覽設計了超10種物理與多媒體互動項目:觀眾可在“胃石研磨工坊”轉動把手,觀察胃石如何幫助植食恐龍消化堅硬植物;在“霸王龍咬力大挑戰”中模擬霸王龍頭部開合,感受其超強咬合力;通過“裝甲勇士轉轉轉”為虛擬恐龍匹配防御骨板,了解不同恐龍的生存策略;還能走進“恐龍足跡探秘投影”區域,用腳步觸發虛擬恐龍足跡,直觀對比不同物種的體型差異。
“本次展覽以‘生命的舞臺’為主線,是一次跨越億萬年的時空對話?!焙幽献匀徊┪镳^館長、該展覽科學顧問徐莉說,從遠古海洋變遷到多元生態場景重現,從恐龍生存博弈到羽毛演化與鳥類起源,這次展覽不僅是對遠古生命的精準復原,也讓觀眾直觀感受到自然的神奇。
展覽期間,遇見博物館·北京798館還將推出化石修復工作坊、古生物專題講座等配套活動,邀請古生物專家與觀眾面對面交流。該展覽將持續至2026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