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楓橋鎮,因一場“梅花之約”而墨香氤氳。11月1日,“梅花之韻——2025花鳥畫作品展”在諸暨楓橋三賢館啟幕。這場集精神傳承、藝術展覽、文旅融合于一體的文化盛事,旨在以梅為媒、以畫為語,傳承與弘揚中國花鳥畫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時代精神。
據了解,本次展覽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與諸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自啟動征稿以來,共收到來自全國的作品3000余件,經嚴格評審,最終遴選出100幅精品參展。
藝術家們以“三賢文化”為魂、“梅花精神”為魄,在梅的枝干間探尋生命的張力,在花的綻放中捕捉時代的芬芳,作品題材豐富、風格多元,充分展現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創作導向與當代中國畫創作的蓬勃生機。
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屈健致辭表示,中國花鳥畫的至高境界,在于“格物致知”與“意與象通”。一方面,藝術家需深入自然,觀察體悟萬物生趣,在筆墨中傳達生命情態;另一方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扎根生活、守正創新,在繼承傳統筆墨精神的同時,勇于拓展藝術表達的當代維度。這不僅僅是一場單純的作品展示,更引發我們關于中國花鳥畫傳承與創新的深度思考——既要堅守“以形寫神”的筆墨根脈,又要具備“與古為新”的時代視野。唯有如此,方能使花鳥藝術在當代文化土壤中綻放出更加絢麗的時代芳華。
在三賢館的飛檐下,王冕筆下的墨梅與當代藝術家的創作相映成趣。這場展覽不僅是藝術展示,更是一場關于文化傳承與城市發展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