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園林在中國園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稱為中國園林的典型代表,其造園歷史肇始于春秋,歷經唐宋發展,至明清時達到鼎盛。據記載,明清時期蘇州城內有園林逾250座。1997年與2000年,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等9座蘇州古典園林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咫尺之內再造乾坤”的設計理念,被評價為“人類居住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
作為活態遺產,這些園林承載著城市歷史文脈,參與著現代城市文化身份的建構。如何在現代背景下探索構建一條科學高效的蘇州園林保護路徑,成為蘇州面臨的重要課題。
2015年,蘇州啟動“天堂蘇州·百園之城”建設,系統性推進園林保護工作。通過編制保護規劃、出臺管理規范、公布園林名錄、實施分類管理,蘇州構建起完善的園林保護體系。之后,重點完成了可園等12處園林保護修復的“三年行動計劃”。
近年來,蘇州持續推動園林開放利用,開放《蘇州園林名錄》中的園林數量已達97處,開放率89.8%,實現了保護成果與市民共享。
歷經數年努力,蘇州順利實現從“百園之城”到“園林之城”的跨越。
“百園之城”回答了蘇州園林保護規模的歷史命題,“園林之城”彰顯了成果為全體市民共享的時代主題。從“百園”到“園林”,雖只一字之差,卻蘊含著深刻的內涵轉變,體現了園林人“發展為了人民,保護為了人民”的使命擔當。
近年來,蘇州“園林之城”建設強調將園林文化融入城市整體規劃,建設了一批城市園林,并推動園林與城市功能有機銜接,打造“城在園中、園在城中”的格局,使蘇州成為名副其實的“園林之城”。
2023年,蘇州整合成立世界文化遺產古典園林保護監管和國際交流中心,形成“兩中心一館”新格局,為“園林之城”建設提供有力支撐。通過頒布實施《蘇州園林保護管理評估細則》,創新聯動機制、注入社會力量,構建專家指導體系等舉措,蘇州園林保護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蘇州充分運用亞太世遺蘇州中心的國際平臺,積極推廣園林保護優秀案例,讓蘇州園林走向世界。
下一步,蘇州將以聯動機制創新、標準化建設與國際交流展示為主線,聚焦5個方面助力“園林之城”建設——深化全域協同;創新保護模式,積極推廣“大園帶小園”保護理念,推動蘇州古典園林藝術與“公園城市”建設相融合;探索在遺產保護監管、專項課題研究等方面“標準化”建設路徑;依托亞太世遺蘇州中心,深化與國際組織合作,聯合開展國際交流活動,提升蘇州園林國際知名度與美譽度;制定差異化保護管理措施,建立園林分類管理信息平臺,提高園林保護管理精細化水平,為“園林之城”建設提供更加科學、精細的管理支撐。
面向未來,蘇州將持續探索遺產活態傳承的創新路徑,在古建技藝、保護理念及科技創新等領域深化國內外合作,讓蘇州園林在現代社會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為世界遺產保護貢獻“蘇州智慧”。
?。ㄗ髡邌挝痪鶠樘K州市世界文化遺產古典園林保護監管和國際交流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