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王以悟學術研究交流暨澄泥悟道—王躍澤硯臺作品展文化遺產科普活動,在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人馬寨王玉瑞澄泥硯展示館舉行。活動通過學術研討與非遺展示,深入挖掘和科普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傳承和延續優秀文化血脈,增強公眾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為地方文化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此次展覽聚焦陜州明代儒學家王以悟的學術思想與澄泥硯非遺技藝。王以悟為萬歷年間進士,官至兵部主事、山西參政,退隱后精研儒學,被譽為“洛西儒宗”。其賑災濟民、興教立說的生平事跡,成為陜州儒學的重要代表?;顒又校氖费芯空邍@王以悟及陜州文人群體的詩詞文集開展研討,通過碑刻考據與文獻解讀,梳理儒學傳承脈絡。
同時,澄泥硯非遺傳承人王躍澤精選五十余件硯臺作品參展,展現其三十年來在澄泥硯創作、古法燒制與傳拓技藝方面的成果。澄泥硯作為三門峽傳統工藝,唐宋時為貢品,至晚清由王玉瑞推至高峰,其作品入藏宮廷并參展巴拿馬博覽會。王躍澤作為第六代傳承人,多次在省級非遺評獎中獲獎,其展示館已被列為河南省示范非遺展示館、優秀科普教育基地等。
此次活動由三門峽市姓氏文化研究會、陜州澄泥硯研究會、陜州區非遺保護中心聯合主辦。著名書法家中書協理事王忠勇教授為王公祠題寫了匾額。三門峽市書法家、文史學者王延龍、王學峰、王萬易、王磊等人為澄泥硯文化遺產題字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