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回故鄉——曾來德書法藝術展”在四川美術館開幕,集中呈現了著名川籍藝術家曾來德近年來的精品力作百余件,涵蓋巨幅宏構與精致小品,全面展現他從地域文化中汲取靈感、不斷超越自我的藝術歷程。
曾來德1955年出生于四川省蓬溪縣,曾任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書法篆刻院執行院長。多年來,他深耕創作,其作品或大氣磅礴,或萬象更新,以“大書法觀”為創作內核,既堅守著傳統的根脈,又開出了時代的新花,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敬畏精神,在探索創新中的先鋒精神,以及在國內外交流中的擔當精神。
“如煙往事上心頭,醉意朦朧思未休。銀鉤鐵畫十年短,晉帖漢碑千載收。每對鵝池飄細雨,常攀峻嶺引鄉愁。夜色薄暮臨窗坐,重思生涯七十秋?!爆F場,曾來德吟誦了一首《七十抒懷》。談及本次展覽,他特意提到了長26米、高5.5米的巨作《蜀道難》,“其實自然地理上的蜀道難已經不存在了,但是我們精神上、文化上的蜀道難今天仍然存在。這是我們這一代人必須要清醒意識到,而且要去努力克服的,要像克服地理上的蜀道難一樣戰勝它?!?
中國作協副主席、四川省作協主席阿來受邀出席開幕式,在現場,他首先注意到曾來德書寫的“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它出自李白的《游洞庭湖五首·其二》?!斑@幅作品給我的感覺不是一筆一畫寫出來的,而是他找到了當年李白坐的那條船,把那些老船板拆下來,拼了這么一首詩。他的每一個筆畫里面都有這樣一種質地,這樣一種力道,這種力道和質地的追求,剛好跟李白詩歌當中的這樣一種精氣神高度吻合?!?
“近年來,我們通過本土名家作品展、名家帶徒傳藝、再到借助名家力量引入高質量的藝術交流項目,希望能讓名家智慧轉化為巴蜀文化發展新動能,讓全國乃至世界的優質文化資源豐富我們文藝創作的百花園?!笔∥穆擖h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韓梅表示,未來將持續服務本土名家,推動他們在文藝創作、人才培養、精品打造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本次展覽由中國國家畫院、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四川美術學院聯合主辦,將持續至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