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海浦東新區再添文化新地標——上海志松美術館在各界矚目中正式開館。該館由上海妙鏞文化中心捐建,是著名雕塑家蔡志松繼北京志松美術館之后創立的第二座個人美術館,標志著中國當代藝術機構發展進入南北呼應、雙城聯動的新階段。
美術館確立的四大特色定位引起藝術界廣泛關注:其一,致力于構建當代藝術的東方美學體系,在全球化語境中確立中國文化主體性;其二,推動傳統文脈的當代轉化,使古典精神在現代藝術語言中獲得新生;其三,堅持學術純粹性,建立獨立的價值評判體系;其四,打破藝術邊界,搭建跨領域創新交流平臺。這種定位在當下美術館運營中具有開創意義。
蔡志松表示:“上海志松美術館將促進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尤其是當代藝術領域的溝通,并使上海志松美術館成為國際文化交流與跨界合作的重要場所。”
上海志松美術館開館展集中呈現了蔡志松2016年以來創作的“家園”系列代表作品。展覽以松、竹、梅、蘭、石、荷、蓮等傳統意象為媒介,融入仙鶴、蝴蝶、孔雀、梅花鹿等自然元素,通過不銹鋼、銅、樹脂等現代材料,構建出一個既傳統又當代的詩意空間,作品展現了蔡志松對“天人合一”哲學的當代詮釋。
上海志松美術館的落成,不僅豐富了浦東的文化生態,更通過其學術定位與藝術理念,為海派文化注入當代活力,是上海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的重要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