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漫生活
藝術不僅是個人的表達,更是社會精神的映射,藝術家在其中承擔著獨特而深遠的社會責任。晨曉作為“中國好色彩”的代表藝術家,不僅通過其作品為公眾帶來美的享受,更通過藝術介入社會,塑造文化環境,承擔起藝術家應有的社會責任。這種責任不僅體現在美學層面,更貫穿于他對文化、社會的深刻理解與回應之中。
晨曉的公共藝術成就鮮明地體現了他對社會責任的承諾。他為杭州鳳起路地鐵站創作的《一池荷葉》不僅裝點了公共空間,還超越了單純的美學呈現,成為社會文化的一部分。這種藝術在空間中的存在感,不僅僅是視覺上的,而是文化深度的體現。通過這樣的作品,晨曉賦予了公共空間一種新的文化意義,使它們成為現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場所。正如他為杭州圖書館、杭州大劇院等創作的藝術作品一樣,晨曉的每一件公共藝術創作都傳達出他對社會的關懷和對城市文化的積極參與。
《一池荷葉》 混合材料裝置藝術 16米x3米
晨曉的藝術不僅在視覺上富有沖擊力,更承載著文化精神的豐富內涵。作為一名公共藝術家,他不僅在創作中表達個人情感,還通過作品傳達出對世界的包容和理解。晨曉的色彩不僅限于美學的呈現,更是情感與思想的橋梁,喚起觀眾內心深處的共鳴。色彩在他的作品中不僅是物質化的存在,它們承載著對生命的感悟和對社會的深思。這種以藝術介入社會的方式,正是晨曉履行社會責任的具體表現。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指出,藝術不僅是模仿自然,而是升華自然,通過藝術讓人們看到世界的理想狀態。晨曉的藝術創作深刻體現了這一哲學觀念,他通過色彩與構圖的語言,將日常生活升華為富有詩意的審美體驗。藝術不再僅僅是視覺上的愉悅,而是心靈的啟迪。晨曉倡導的“快樂生活美學”不僅為公眾提供了美的享受,更通過藝術提升了社會的精神氛圍,幫助人們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找到內心的平衡與安寧。
《一池荷葉》 油畫 1.7米x 5.6米
著名哲學家海德格爾曾提到,“藝術是對存在的揭示”。晨曉通過藝術揭示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深層關系。他的作品不僅表現了對自然的禮贊,更體現了對生命與存在的深刻思考。通過對色彩與形式的巧妙運用,晨曉將這種哲理性融入到了他對社會責任的理解中。他的藝術不僅僅是形式的探索,更是思想的表達,展示了他作為藝術家的高度文化自覺和責任感。
藝術不僅源于生活,也反作用于生活,具有教化人心、提升精神的力量。晨曉的作品通過鮮明的色彩和獨特的構圖,將人們引向更高層次的思想和精神境界。色彩作為他作品中的重要元素,帶有強烈的生命力和治愈力量。通過這種藝術表現形式,晨曉不僅為人們帶來美感體驗,還引導觀眾進行自我反思和心靈的凈化。這種通過藝術實現精神升華的過程,正是晨曉作為藝術家對社會的深刻責任感的體現。
康德曾在他的哲學體系中強調道德與審美的統一性。他認為,人類的審美經驗與道德感知密不可分,藝術通過美的形式激發道德思考。晨曉的藝術創作不僅是色彩的探索,更是一種道德責任的表達。他的作品通過色彩的力量啟發觀眾,使他們在藝術的體驗中思考自身與社會的關系,進而追求更高的精神價值。這種將個人藝術追求與社會道德責任相結合的理念,正是晨曉作為當代藝術家社會責任的核心。
作為公共藝術的代表,晨曉的作品不僅豐富了城市文化,還推動了社會的精神建設。他在杭州地鐵站等公共場所的創作,不僅美化了城市空間,還通過藝術傳遞出積極的精神力量。這種公共藝術的存在,不僅僅是一種審美享受,更是一種精神和思想的引導,幫助人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獲得心靈的安慰與鼓舞。
總之,作為中國好色彩代表,藝術家晨曉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深刻的社會責任感,展現了當代藝術家在社會中的重要角色。他的作品不僅是藝術的表達,更是一種社會責任的體現。他通過藝術為社會注入了新的活力與精神力量,展示了藝術家在當代社會中不可或缺的道德擔當。
------------------------------------------------------------------------------------
晨曉
中國好色彩代表
旅居新西蘭26年后回歸祖國,在北京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今日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新西蘭總理約翰·基專程出席了畫展開幕式。
作為國家A類人才引進唯一華裔藝術家,以他命名的“晨曉藝術與設計學院”坐落在其家鄉: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
代表作品《一池荷葉》壁畫,安裝在杭州鳳起路地鐵站,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地鐵站壁畫。
2022年應杭州亞運會組委會邀請,為亞運會主場館杭州奧體中心繪制《新富春山居圖》等系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