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日,恒基中國上海項目攜手活動主辦方、國際奧比斯、大愛義倉慈善商店以及優秀藝術家代表齊聚2024藝術上海國際博覽會現場,以“隨光而行??商業向善”為論壇主題,深入探討公益與藝術在公共空間中的自然融合,以及如何更好地聚合商業之力,實踐可持續發展理念。
新融合、可持續,恒基中國公益藝術計劃讓美好發生
論壇中,恒基(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租務總負責人(上海)陳家俊先生分享了2024“Walking
On
Light??隨光而行:漫享藝術”恒基中國藝術計劃,該計劃依托星揚西岸中心、星瀚廣場、恒基六八八廣場、環智國際大廈、恒匯國際大廈、恒基名人商業大廈及恒基名人購物中心,深化“公共空間的新融合生態”的發展可持續性。力促“新融合”-??-組織多位卓越的藝術家,以“光”為核心定向創作,傳遞對明亮、溫暖和進步的向往;借助不斷注入更加多元豐富的藝術活動、公益內容,提升商業生態的愉悅氛圍;繼續攜手國際奧比斯,創新性地為公眾提供藝術體驗、公益溫暖、社群聯結的機會,持續營造療愈人們心靈的公共空間。同時,實現“可持續”-??-空間場域和客群之間形成更自然融合的閉環。公益伙伴大愛義倉慈善商店將在恒基中國上海項目中開枝散葉,成為商業生態中的一份子。通過以物換物、閑置捐贈、以買代捐等輕公益的形式,實現隨手、隨時、隨意參與公益,就像逛街、購物一樣輕松自然。恒基中國上海項目還在與大愛義倉團隊積極探討、推動引入區塊鏈、NFT等數字新技術,實現更好的捐贈確權和價值閉環,讓公益有“藝”更有“意”。
集眾智、聚合力,從商業向善到社會向善
論壇主題交流環節,國際奧比斯中國區發展部副總監余道煒先生從與恒基中國的合作案例,分享了如何讓藝術成為公益橋梁,觸達生活、反哺社會。80后優秀藝術家代表王帥女士帶來了她與黑暗跑團合作的公益共創案例,號召大眾對于視障群體投入更多關懷。大愛義倉慈善商店創始人陳玟諾女則解讀了“以物循環,讓愛流轉”的運營理念,通過推進閑置物品循環再利用,不斷驅動國人內在公益精神,讓藝術與公益自然而然地觸達公眾生活與工作空間。
恒基中國深植上海,利用上海標桿項目公共空間,不斷完善“藝術+公益”賦能商業的“公共空間的新融合生態”可持續發展模式,秉持初心,以藝為序,連接人與生活,為公眾提供藝術體驗、公益溫暖、社群聯結的機會;同時,聯手各方,持續推進向善經濟領域的創新,為推動從商業向善到社會向善,傾心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