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姆·麥格迪(Basim Magdy)并不懼怕色彩。一抹白日的色調激活了他原本陰郁的畫面,超現實的組合哀悼著未來的逝者。寶石般的顏色效果——通過對于電影膠片粗糙的涂抹——為他的影片和攝影增添了童話般的氛圍,通過冷峻而誘惑的文字,講述了在雄心和失敗間百花筒般的平行。
這位開羅和巴塞爾一畫家正在蒙特利爾雙年展上展出兩件截然不同的作品。一組他的畫作精選正在雙年展的主會場MAC展出;而在軍械庫,為了今年阿布拉阿財團藝術大獎(Abraaj Capital Art Prize)創作的19毫米影片《The Dent》正在放映。
麥格迪出生于1977年的埃及,新晉被哥本哈根國際紀錄影展授予了“新視野獎”,同時也將出現在2015年的新美術館三年展中。近日,麥格迪接受了采訪,談論了自己在雙年展上的作品,他對未來主義和電影這種媒介的興趣,以及他最新委任作品的進展。
Murtaza Vali(MV):你繪畫的來源是什么?
Basim Magdy(BM):我傾向于將它們成為紙上作品,因為它們處在結余繪畫、素描、拼貼中的某個地方。它們通常開始某種客體的圖像,這是60年代對于未來的看法,即未來很遠,且永遠不可能達到。在MAC的作品里的圖像有,早期衛星,曾經給人帶來希望但現在已經老舊的建筑,大型海洋生物的瘋狂紀念碑,還有在虛構設置下的多級建筑模型。這些作品中的主角看起來
有一種孤獨而擱淺的感覺:他們看起來都非常困惑。作品題目《Every Decade Memory Poses as a Container Heavier Than its Carrier or They Endorsed Collective Failure as the Dawn of a New Renaissance 》(每十年,記憶就像是一個容器,比它承載的東西還要重,或者它們保證了集體的失敗,就像新文藝復興黎明的失?。┮彩欠浅V匾囊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