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梁雄德,是我館文物藝術、陳列裝置藝術、圖文設計專家。與我同代,出生于上世紀50后的大躍進年代。年歲相仿,生活經歷大同小異。從田野鄉村一路走過,理想和奮斗是“關鍵詞”,伴隨著共和國的風雨歷程走到了今天,已然成了文博戰線上的老兵。
梁雄德從事博物館工作三十余載,文物藝術、陳列展示藝術、書畫篆刻藝術伴隨著他的人生之旅,已然成為事業。因為熱愛這個事業,所以,數十年如一日,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勇于實踐,樂于奉獻,不斷追求卓越。展現了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梁雄德,祖籍甘肅民樂。祁連山下的游子,絲綢古道上的拓荒者。懷揣夢想,腳踏實地。通過浩瀚戈壁的鍛打磨礪,遼闊江河的培育滋潤,特立獨行,自成天脈;將自己的藝術深深地植根于生活和時代。立足傳統、融合東西,傳統在他這里是寬泛深厚的。西學東漸、抽象和現代、裝置和行為,外來文化在他這里是包容吸納不加排斥的。顯然,梁雄德的藝術創作和文物展示藝術研究,所呈現的是甘肅厚重的文脈,得益于甘肅省博物館的學術背景和文物藝術資源。
梁雄德在工作之余臨摹了大量的魏晉十六國墓室壁畫,敦煌壁畫藝術,撰寫發表研究漢晉十六國文物藝術和陳列藝術的文論數十萬字。他的本職工作是陳列展覽圖文設計,所做的各類展示設計、會議圖文無一例外精益求精,富于創意,飽含文思哲理,總能將相關內容與形式完美結合。他的設計簡潔大氣,不落俗套,使博物館的文化藝術品質天然有別于平庸俗套。
梁雄德的繪畫藝術師承龐薰琹、吳冠中、張仃 等國內頂級藝術大師,兼備中西,耳濡目染,形成了他呈現給我們的多樣風采。從他充滿激情的創作中我們感受到了他熱愛自然,憧憬人文,心系普通勞動者的赤子之心。祁連山下,河西走廊,絲路沿線,天山南北,處處留下足跡。他筆下的大漠胡楊、戈壁廢墟、甘南風物、金城攬勝以及黃河風情,富于生活氣息和時代精神。他的壁畫臨摹,是在研究和理解的基礎上的進行的,絕非簡單的描摹,竟此一點就已超越前人。他的繪畫藝術、文辭書法,連接起來,就構成了一幅內涵豐富、壯美遼闊且獨具風韻的文博工作者的人生畫卷。
天馬行空,異軍突起。梁雄德說:活著與文物藝術、書畫篆刻藝術為伴是幸福的,終身從事自己熱愛的文博事業是幸運的!我相信這話是他由衷的內心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