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時間:2025-11-16 15:00~17:00
策展人:榮劍
學術主持:黃篤
前言
呂山川:虛擬的真實
黃篤
十年前呂山川在798白盒子藝術館舉辦了個展題為“未知的狀態”,今天他在北京錦都藝術中心的個展以“虛擬的真實”為題而展開。在這次個展中,呂山川把十年前的作品“景觀2015-8-12”(400x600cm, 2015年。)進行了重新解構,整幅大畫被切割成24幅小畫,每幅尺寸是100×100cm。追溯這幅畫支配理念的源頭,他從偶然中頓悟出改變這幅畫意義的方法,通過切割、打亂和重組,再現了碎片化、非邏輯和反本質的個人意識形態。如此以來,這幅畫經過重新排序和組合,建構成了一幅新的抽象畫。然而,這種敘事使畫面的文學性蕩然無存,變成了似乎有序又似乎無序的圖像,讓人文景觀四散甚至消失,圖像邏輯難以循名責實。觀者面對這幅“被改變”的繪畫和情景會深思和遐想許多……
事實上,呂山川在藝術創作中把欲望、美麗和傷痛以及死亡納入表現范疇,即對經典名畫的重構以及生命的暗喻。他恪守自己既定美學原則,以犀利的眼光捕捉和表現瞬間的真實,即圖像被主觀修改,延伸了自身的藝術邏輯。有時,藝術家難以解釋自身的圖像以及在偶然狀態里瞬間捕捉畫面的靈感,往往最終將其作品的意義交由觀者參與和共享。這種對事物(包含繪畫)本體的“破壞”,并非刻意追求繪畫的反叛,而是對繪畫語言多樣性探索的延展——讓繪畫不再是單向定義,而是讓繪畫向縱深推進,以此建構具有開放、多樣和差異的文化內涵。這種開放而本真的藝術態度,表明了藝術家靈魂深處的價值取向。
因此,呂山川個展從不同角度呈現了自己審美判斷:一對圖像的“破壞”以建構新的抽象繪畫;二對經典圖像的解構以重建新的語言;三對日常圖像的挪用以建立新的圖像敘事。這些作品蘊含的美學價值給觀者帶來了不同的藝術思考。
呂山川
1969 出生于福建泉州
1992 畢業于福建師范大學美術系
1997 結業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九屆研修班
2005 獲中德文化交流獎學金赴德學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