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蝕》項目中,埃娃·尼爾森(Eva Nielsen)聚焦于光學與水文地質現象,將其與絲網印刷中的曝光(日曬)技術相結合。
該項目以鄉村與工業化世界為視角,藝術家走訪了法國阿爾勒周邊地區并延伸至卡馬爾格地區。這片由利翁灣與羅納河分支形成的廣闊三角地帶被稱為“它們”,被當作實驗場域。這片獨特、魅惑又充滿張力的空間,引發人們對鹽沼(沼澤的一種)生態特性的關注。面對干旱、水位上漲等自然界中的力量與現象,尼爾森通過疊加絲網印刷圖像和繪畫,在作品中構建出生活區的流動與遷移,呈現這些地域的碎片化圖景。通過混合印刷技術使物質呈現半透明質感,又或是通過多次實地考察中層層疊加的圖像,更賦予作品豐富的層次感。
經驗景觀在每件作品中浮現、復制并回響。這些作品兼具攝影與繪畫特質,將變化貫穿始終的“此地與彼方”關系具像化,直至某些已瀕臨消失的土地?!豆馕g》模糊了媒介介質、藝術實踐與母題之間的界限,通過圖像呈現了卡馬爾格地區日光與液態景觀的沉積過程。交織古老與后現代敘事,這幅精神地圖見證了藝術家轉化并構想的一幅集合了當代與神話地質層的多重地貌全景圖。人類基礎設施的征兆或幽靈暗影,地域的擴張與封閉,有限的空間讓無形的力量與能量浮現于地表。
文/瑪麗安·德里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