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主持:夏可君
策展人:張欣
蔡猜的繪畫實踐既是對自然的沉浸,也是對生命內在節律的叩問。她的創作超越表象再現,致力于構建一種可感的知覺場域,引導觀者進入一種在加速的文明進程與潮汐的亙古韻律之間徘徊的當代生存狀態。本次展覽通過《如果一切只是熱帶的幻覺》《無因的喜悅》《海上火焰》三個系列,形成彼此映照的視覺棱鏡,共同回應著這樣一個精神命題:人如何在高度結構化的現代秩序與野性的自然召喚之間,重新安放自我?藝術家以“游牧者”的身份,持續穿行于現代性的規訓與浪尖的自在,其作品正是這種動態經驗的視覺凝練與詩意轉化。
流動的部落與感官地理
在蔡猜的筆下,“熱帶”從一個地理概念,變成了一種感官氛圍。在《如果一切只是熱帶的幻覺》系列作品中,畫面的色彩濕潤而飽和,仿佛具有重量與溫度,構筑出一個既真實又超驗的領域。作為沖浪者的長期身體實踐,使她將沖浪不僅視為運動,更是一種嵌入世界的方式。她與浪點社群——一個依潮汐節奏聚散的現代游牧部落——建立了深刻連接。畫面中那些被陽光浸透的肌膚、涌動的海浪與轉瞬即逝的相遇,讓地點不再是固定坐標,而是由身體經驗與情感構筑的、流動的棲居地。
身體的儀式與存在節律
在《無因的喜悅》系列作品里,蔡猜使畫中人物的身體不斷的進行折疊與伸展,如同與空氣、火光、樹影進行著無聲對話,有種一種神秘而原始的儀式感。喜悅是身體與世界共振時自然浮現的基底,關乎呼吸、凝視,以及在停頓瞬間意識到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蔡猜在此剝離敘事,讓畫面回歸知覺。畫面中色彩的精微振動與形體的柔和張力,共同模擬著那種不被命名卻可感知的體驗。
悖論的美學與凝思
《海上火焰》系列展現了蔡猜冷靜的思辨。水與火——物理和象征上的對立元素——被她并置于平靜而超現實的畫面中。畫面摒棄景深,讓色彩與物質本身成為主角:冰冷的藍與熾烈的紅在平面上相遇,彼此界定又相互成全。我們看到的并非災難或奇觀,而是一個自洽的、冥想性的意象。這種視覺的悖論邀請我們暫時擱置邏輯,直面畫面托舉而來的奇異之美。
蔡猜用獨特的藝術語言構建了高度個人化且充滿生命力的畫面。她的色彩與筆觸如同自然的節律,既有綿長呼吸,也有瞬間決斷,在控制與即興之間取得平衡。其作品命名的詩意風格,亦是藝術人格的延伸?!度绻L可以吹遲告別》、《影子比我們更自由》、《遲來的月亮》……這些標題如一行行詩句,不為解釋畫面,而是為其開辟另一層想象空間。在她的畫布上,時空被潮汐重新校準,身體也在與自然的對話中,從被規訓的客體復蘇為感知的主體。也許,當我們以知覺的銳度,對抗存在的慣性;以瞬間的豐饒,回應時代的匆促時,我們便從現代生活的縫隙中重新找回了生命的節奏。
(文/張欣,策展人,湖南省芒果美術館展覽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