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承辦:江蘇油畫雕塑院
開幕時間:2025.10.19上午10:00
展覽地點:江蘇省美術館1、2號展廳
前言
在中國當代美術的多元圖景中,陸慶龍先生以錨定鄉土的人文根系與熔鑄中西的語言革新,構建起兼具生命厚度與美學張力的藝術世界。他的創作始終與大地脈搏、人民呼吸同頻,以質樸卻擲地有聲的表達,完成對平凡生命的崇高禮贊——這不僅是現實主義繪畫在當代的鮮活實踐,更印證了“藝術源于生活”的永恒真理。
蘇北水鄉的肌理,是他藝術基因的最初刻寫。故鄉的田埂、河汊與炊煙,不僅賦予他捕捉日常詩意的敏銳,更塑造了他“以大地為畫布”的觀察視角。這份與故土的血脈聯結,從未因創作疆域的拓展而淡去,反而沉淀為其作品中最恒定的情感底色:無論是人物的皴紋,還是風景的肌理,都流淌著源自土地的溫厚與堅韌。
數十年的藝術實踐與教學相長,讓他在技法與精神的交匯處,淬煉出獨樹一幟的語言體系。他以對水粉、油畫的嫻熟駕馭為骨,以中國水墨的寫意氣韻為魂,讓西方繪畫的塊面造型與東方藝術的留白意境在畫布上自然交融——堅實的具象塑造中透著空靈詩意,精準的光影捕捉里藏著意象留白,最終凝練成“沉靜中見力量,質樸中顯雋永”的獨特美學品格。
其作品最動人心魄的,是對平凡生命的平等凝視與尊嚴賦形。他的畫筆既聚焦城市化進程里汗濕工裝的建設者,也停駐邊地高原上被風沙雕琢的面龐:風霜刻入的皺紋被視作生命的年輪,塵土覆蓋的手掌被賦予勞作的榮光,就連休憩時遙望遠方的沉默,都被定格為一種莊重的生命儀式。正是這份不帶濾鏡的真誠,讓每一個平凡身影都在畫布上獲得了超越時間的重量。
在風景創作中,他的視野從蘇北故里延伸至廣袤中國:田壟水洼的春綠、覆雪村落的冬白,是鄉愁的具象化;異鄉山野的晨霧、戈壁的落日,則是對自然多樣性的詩意回應。他筆下的風景從非“復刻自然”,而是“心象的投射”——光影是情緒的注腳,季節流轉是時代變遷的隱喻,那些凝結在畫布上的晨昏與草木,既安放著個人的繾綣鄉愁,也見證著祖國山河的肌理變化。
2025年,陸慶龍先生將五十件代表作慷慨捐贈江蘇省美術館,并榮膺年度“國家美術作品收藏和捐贈獎勵項目”。這一舉措,既是藝術家將個人創作匯入民族文化記憶的胸襟,更是從私人敘事走向公共視野的社會擔當——從此,這些凝結著生命溫度的作品,將成為更多人觸摸時代的精神媒介。
江蘇省美術館以敬畏之心策劃本次展覽:既是對陸慶龍先生藝術生涯的一次深度回溯,更是一場邀您共赴的“大地之約”。期待您在這些畫面中,讀懂他對時代的赤誠、對人民的深情,更能感知那份“從生活沃土中生長出的藝術力量”——正如他的實踐所昭示的:最恒久的藝術,永遠扎根于大地的深處,搏動著人民的心跳。
江蘇省美術館
202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