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蓮花手觀音像,東北印度比哈爾邦,波羅王朝時期(11至12世紀)
(2/4)密勒日巴像,西藏,15至18世紀
(3/4)觀世音及金剛部菩薩唐卡,西藏,15世紀
(4/4)佛像背光,克什米爾,8世紀
中國美術家網--讓藝術體現價值
時間:9:30 - 18:00 周日延遲至13:00開館 周一閉館
9月12日、10月1日、10月4日閉館
展廳:徐展堂樓1樓
本次展覽將呈現逾30件藏傳佛教藝術品,以銅像與唐卡為主,年代跨越7至18世紀,涵蓋西藏、尼泊爾、巴基斯坦以及蒙古等地的作品,以此呈現藏傳佛教藝術不同時期的特色,勾勒其發展與傳播的歷程,并解讀法器所蘊藏的深刻佛理。
「如來」為佛陀十大名號之一,他滅度后,佛法從印度傳至喜馬拉雅山脈,藏傳教派漸成,及后傳至中原乃至東洋。藏傳佛教發展過程中,歷經王朝更迭、寺廟興衰、僧眾流徙,用以傳法的圖像、器物也隨時地流變,由此觀之,藏傳佛教藝術形相無定。而展覽以「如來一相」為題,旨在表明佛法是諸物所依所示,不異于種種變化,流傳不絕,如《金剛經》所解:「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