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10:00 - 18:00 周五周六及節假日延長至20:00 周二閉館(節假日除外)
展廳:展廳8
全票:120港幣 優惠票:60港幣
本次展覽匯集35件晉、唐、宋、元書畫經典名作,是近15年來北京故宮博物館所藏古代書畫瑰寶最大規模的出境展覽。由于這批作品年代久遠,對光照、溫濕度十分敏感,因此將分為三期展出。
亮點展品介紹
《顧愷之洛神賦圖卷》(摹本),北宋
本品一般被認為是北宋摹本,屬存世《洛神賦圖》中年代較早的佳作。作品不書賦文,以連續的構圖描繪了曹植與洛神從邂逅到分離的多幕情景。畫面敷色濃艷,用筆如春蠶吐絲般細勁綿延,人物幾乎與山、樹等大,體現出古樸稚拙的六朝繪畫遺韻。
《江山秋色圖卷》,(傳)趙伯駒,南宋
此卷畫風及結構甚為精妙,全幅以大青綠為主調,繪崇山峻嶺、江河溪澗。山石以線條勾勒輪廓,再用「小斧劈皴」表現深度及質感,最后以石青、石綠、赭石等賦色。作品布局宏大、雄渾壯闊,有北宋山水之氣派;又意境幽雅秀逸、著色艷而不俗,具文人畫之古雅與寫意特征。
《行書摹蘭亭序帖卷》,(傳)虞世南,唐代
此本質地為白麻紙,系唐代物,一些字有明顯勾筆痕跡,當屬唐人勾摹本。此卷直至明代,一直被認為是褚遂良摹本,后董其昌在題跋中認為「似永興(虞世南)所臨」,后世就改稱為虞世南摹本,清代梁清標還在卷首題簽「唐虞世南臨禊帖」。因卷中有元代天歷內府藏印,故亦稱「天歷本」。
《行書研山銘卷》,米芾,北宋
米芾愛石成癖,此作即與其收藏南唐后主李煜舊物「靈璧研山」有關。米芾行書大字傳世甚少,此作堪稱代表。本卷后紙所附研山圖及隔水題跋則均為后配?!堆猩姐憽方氜D流落日本,后由國家文物局于2002年成功競購歸國,這是首次在境外展出。
《楷書夏日詩帖》,趙佶,北宋
詩帖內容描述主人公于黃梅雨后登樓,欣賞池荷盛放的景色。此作被認為是趙佶楷書的代表作,鈐有「政和」年號璽。作品書風上溯初唐書家傳統而融會貫通,入筆作鉤狀,可見初唐書法家褚遂良筆意;字體瘦勁,長橫劃尾處提按分明,筆劃之間時見牽絲連帶,行筆迅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