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0:00 - 18:00 周五周六及節假日延長至20:00
周二閉館(節假日除外) 1月22日、1月23日閉館
費用 全票:50港幣 優惠票:25港幣 周三免費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于2022年7月2日正式對外開放,首期推出7個專題展覽,共呈現超過700件來自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珍貴文物,涵蓋繪畫、法書、青銅器、陶瓷、金銀器、玉器、漆器、雕塑、圖書典籍等25個門類,時間跨度長達5000年。
注:出于文物保護需求,展品展期為1到12個月不等,部分文物計劃輪換展出。
紫禁萬象:建筑、典藏與文化傳承(展廳1)
紫禁城位于北京的中軸線上,昭示了它在政治與文化上的中心地位。清代宮廷深刻影響著現今大眾對紫禁城的印象:它奠定了其建筑今日的格局、融合了滿漢文化、整理保存典籍古物、支持創新工藝,并與世界各地交流。本展呈現179件故宮典藏文物,介紹清代的紫禁城。
紫禁一日:清代宮廷生活(展廳2)
紫禁城是明清兩代君主與后妃的主要居所,清朝十位君主與二十多位皇后在此過著養尊處優、充實有序的生活。本展共匯集319件故宮珍藏的18世紀文物,幫助參觀者了解紫禁城內從清晨到夜晚的生活點滴,探索城內人員豐富的物質與精神世界。
凝土為器:故宮博物院珍藏陶瓷(展廳3)
陶瓷不僅廣泛作為民間日常用器,亦用以展示統治者和貴族階層的地位和品味。故宮博物院所藏中國歷代陶瓷,主要繼承明、清兩朝的宮廷典藏,品類蔚然大觀。本展覽為香港首次大規模展示故宮陶瓷收藏,逾150件重點展品既是各時代的精品,也是中國陶瓷史的縮影。
龍顏鳳姿:清代帝后肖像(展廳4)
清代宮廷人物肖像中有一類專用于祭祀典儀,畫風雍容華貴、莊嚴肅穆,記錄了皇室成員的面容、氣質,以及彰顯其身份地位的服飾。本展展出的帝后朝服像代表了清宮最高規格人物肖像的藝術成就,其樣式變遷、畫面元素的象征意義,以及供奉建筑與祭祀儀軌,均與宮廷歷史文化緊密相連。并列展出的還包括一組白描畫稿,體現肖像畫的創作與修復過程。
器惟求新:當代設計對話古代工藝(展廳5)
雖然「設計」一詞直到19世紀末才廣泛運用于現代中文,但中國匠人構思及創作器物的傳統可上溯至數千年前。這些古代設計蘊含對創新的執著、對物料的實驗精神,或是對用家體驗的考慮,與當代設計思潮契合。本展精選故宮博物院約100件工藝瑰寶,從設計、制作及使用三個角度解讀中國傳統工藝的藝術價值。策展方同時與香港的優秀設計師合作,展示傳統工藝對當代設計理念和文化生活的影響。
同賞共樂:穿越香港收藏史(展廳6)
隨著香港在近代發展成為繁榮的貿易城市,中國藝術品的收藏也變得格外活躍,20世紀中葉以來,私人收藏逐漸傾向對外展示。這是首個回顧香港收藏史的大型展覽,通過逾100件展品回顧香港一個多世紀的中國藝術收藏活動,同時勾勒本地博物館發展的軌跡,致敬為此做出貢獻的收藏家、學者、博物館工作者等人士。
古今無界:故宮文化再詮釋(展廳7)
以新手法演繹中國傳統文化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使命。本次展覽將邀請六位香港多媒體與跨界藝術家,從香港當下的角度重新詮釋和演繹故宮文化和收藏,發掘紅墻黃瓦之下豐富多樣的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