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節將于7月20日在古城平遙盛大開幕,屆時將有來自意大利、法國、瑞士、德國、美國等十余個國家的雕塑藝術家、評論家、策展人將齊聚古城,展示和探討中西方文化的魅力。
平遙國際雕塑節,除了在雕塑更廣泛的意義上討論與挖掘雕塑的概念之外,也從某種程度上與城市融合,以期打造成一個東方的明斯特雕塑藝術節。
首屆平遙國際雕塑節展覽將分為三個篇章,其一是中國寫意精神,目的就是要確立今天中國雕塑藝術創作的思想資源,那就是對寫意精神的深刻理解——不僅僅是視覺語言風格的寫意,更是內在文化品格的自信和自??;此外則是國內外藝術對話,我們可以在由20個左右的國際藝術家創作的雕塑、裝置和影像藝術空間中,更清晰地看到中國雕塑藝術在今天的發展脈絡,以期讓所有的藝術家、研究者和觀眾,對之有更加全面而深入的理解;最后則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篇章的呈現,延續中國寫意精神中對中國文化的挖掘。首屆平遙國際雕塑節不僅重視雕塑概念在學術性上的延展保持國際化的水準,同時也不忘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這些傳統匠人的作品包含著一種對歷史文化最樸實的認識,對秀麗江山最純真的情懷,也是向世界展示我們民族文化,民族審美最鮮活的方式。
雕塑,其實是通過感性的材料,即是特殊的材料,所得到的外在客觀存在,使其成為一種獨立的特殊的表現形式。藝術的每種表現形式之所以有它的確定的性格,是由于它所用的是某一種確定的外在的材料,這種材料也決定藝術得到充分實現的表達方式。雖然藝術每種類型都各有定性,但它們可以沖破自身表現,也就形成在當代藝術的語境下的多種藝術形式,例如裝置藝術、大地藝術、數字藝術等。
事實上,無論我們從古典藝術作品入手還是探討時代下的當代雕塑藝術作品,這些所有的作品都逃離不出雕塑的基本概念——時間與空間、環境與互動、材質與觸摸。此次平遙國際雕塑節將從宏觀的角度去展示以及延展雕塑的概念,同時期冀對雕塑的發展做出推動,為多元文化的打造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