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二十年前,東營援疆干部來到疏勒縣,開啟了一段跨越二十載的援疆征程。從此,東營與喀什從對口支援伙伴成長為血脈相連的親人。值此東營援疆二十周年,我們以藝術為橋推出《“援疆情·故鄉夢”美術作品名家邀請展作品集》,既是創作集結,更是文化奔赴與情感共鳴。
畫冊匯聚全國五十余位名家百余幅作品,題材多元:或繪昆侖雪峰、胡楊壯闊,或摹喀什巴扎煙火、東營河海;既有對故鄉的眷戀,更有對新疆的祝福。筆墨間詮釋著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踐行著“文化潤疆”。
二十年援疆,一生情深。援疆帶來的不僅是項目資金,更是文化種子與情感根須。這些作品是對第二故鄉的告白,亦是對心靈原鄉的眷戀,架起東西部文化交流之橋。
作為援疆干部,我深知援疆不僅是支援,更是文化認同的培育。初到喀什,維吾爾族老人說:“不要‘多久’,要‘永遠’?!边@讓我銘記——我們建學校、修醫院,更注重文化交融:組織非遺互訪,讓呂劇與木卡姆共鳴;推動美術館結對,讓黃河水墨與帕米爾巖彩對話;鼓勵援疆干部學維語、跳麥西熱甫,與老鄉“心貼心”。而今,畫作正是生動注腳:葡萄架下的笑靨、牧民氈房的炊煙、干部與老鄉勞作的身影……或濃烈或清雅的筆觸,訴說著新疆是“第二故鄉”,援疆是雙向滋養。
畫中每幅皆為窗口:可見新疆的“本來”——天山牧場、絲路駝鈴、艾德萊斯綢的絢爛;亦見“未來”——雙語課堂的書聲、振興新居的煙火、共謀致富的身影。它們更架起心靈之橋:讓東部看見西部壯美,讓世界讀懂新疆溫情;讓文化跨越地域,情感超越時空。觀畫時,援疆戰友的面龐、夜市烤包子的香氣浮現,讓人頓悟:“故鄉”是心靈歸宿,“援疆情”是干果行李箱、熱奶茶與畫中未言的凝視。
二十載援疆,歲月染白鬢角,卻讓“東營”與“喀什”緊密相依。畫冊是獻給援疆事業的禮物,見證兩地深情。它以墨為證,記錄共同走過的路、種下的希望。
愿作品如胡楊扎根、玫瑰綻放,在“文化潤疆”路上講述東營與喀什、新疆與中國的故事,講述民族團結的溫暖。愿每位讀者看見新疆壯美,觸摸援疆溫度,感受文化力量。
謹以此序,致敬援疆人,致敬藝術家,致敬這片魂牽夢縈的土地。
(文/張明平,第六批援疆干部總領隊)
主辦單位:北京雛菊花公益基金會、東營市對口支援新疆疏勒縣工作指揮部
承辦單位:東營市美術家協會、東營市齊魯文化促進會
協辦單位:光輝美術館、鞏德春美術館、北京寀墨畫館、千乘文化傳媒、北京大墨大千文化、山東墨田文化、文寶美術館
展覽時間:2025年10月9日至10月18日
開幕時間:2025年10月11日
開幕地點:疏勒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展覽地點:新疆文聯美術館(烏魯木齊站)
疏勒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喀什疏勒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