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清風 60×80cm 布面油畫
地域文化與藝術創作之間存在著緊密的關聯性,二者呈現為一種互動共生的動態關系。從地域文化的視角審視,本土的歷史文脈、獨特的社會風俗以及固有的自然地理特征,均在藝術創作的審美取向與風格形成過程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地域文化持續為藝術創作提供豐富的素材與靈感源泉,同時,藝術創作本身也作為地域文化的一種直觀藝術表征,通過其多樣化的藝術語言與風格,彰顯著不同地域文化的顯著差異。
對藝術家而言,風景作為個人創作中相對恒定的客觀對象與傳達媒介,具有不可或缺的意義。身為油畫創作者,我以色彩與線條為媒介,傳達內心深處的感動;師法自然以守望家園,描繪鄉土風貌,選擇對身邊綠水青山進行寫生創作,不僅因其秀美,更因其承載著童年最珍貴的記憶。
我出生于安慶桐城市,自幼就喜歡畫畫,家鄉四季在視覺感知中呈現為變幻的色彩交響。誠如郭熙《林泉高致》所言:“真山水之云氣,四時不同。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黯淡,盡見其大象,而不斬刻之形,則云氣之態度活矣。真山水之煙嵐,四時不同。春山澹冷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凈而如妝,冬山修淡而入睡。畫見其大意,而不為刻畫之跡,則煙嵐之景象正矣?!惫糯娜巳后w依托深厚學養與藝術感知力,探究藝術本質、規律及表現技法,既構建豐厚的繪畫理論體系,亦通過個人實踐推動藝術風格的迭代更新。而我的風景油畫創作嘗試通過厚重的油彩去捕捉這些瞬間的光與影,將那些無法言說的情感定格在畫布上,讓它代替我述說對這片土地的深情。每當我在畫布上涂抹色彩時,內心總會涌現出兒時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片段。那田間小徑、屋后山林,都是我成長的陪伴,也是我藝術靈感永不枯竭的源泉。
畫布有限,鄉情無限。風景是我表達內心世界的媒介,而四季則是我與家鄉、與自然共鳴的語言。這種創作不僅是技藝的展現,更是情感的歸宿,是我對生命和時間的感悟。在每一幅畫作中,我試圖讓色彩與情感交融,把家鄉的風土人情化作一種可視的語言,傳遞出屬于這片土地的獨特氣息與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