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何以瀟湘——‘漫步山水間’湖南當代山水畫風暨全國名家作品邀請展”在長沙美術館隆重開幕。本次展覽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湖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報》社、湖南博物院聯合主辦,湖南省畫院、長沙市文化旅游廣電局承辦,長沙美術館、湖南省畫院創研部、湖南省畫院美術館執行,湖南省中國畫學會、湖南省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岳陽市美術館、婁底市美術館協辦。
展覽以“何以瀟湘”為核心主題,設立“楚韻行吟”“浮夢瀟湘”“何以瀟湘”三大板塊,系統呈現近二百件山水力作,梳理并展示瀟湘山水自近百年以來在繼承與創新中的藝術軌跡?!俺嵭幸鳎簽t湘鄉賢名家經典作品展”,呈現老一輩藝術家扎根湖湘,以生命拓印山河、以血性淬煉筆墨的創作歷程。本次特向湖南博物院等機構借展湘籍藝術大師齊白石、曾熙、蕭俊賢、陳少梅、張一尊、段千湖、楊應修、莫立唐、徐照海、曾曉滸、鐘增亞、姜坤等人的作品。 “浮夢瀟湘:全國山水名家作品邀請展”,”探討“瀟湘”意象與中國當代山水創作之間的共鳴與差異。特邀彭先誠、唐允明、范揚、陳向迅、林容生、沈勤、周京新、姚鳴京、陳輝、劉建、何加林、張谷旻、劉罡、盧禹舜、周石峰、岳黔山、茹峰、鄭力、方向、李偉、林海鐘、常朝暉、石峰、劉明波、王平、丘挺、杜松儒、徐鋼等28位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的藝術家參展。
“何以瀟湘:湖南當代山水畫風作品邀請展”從四個維度展現湖南本土藝術家的在地探索:“黛煙浮夢”中劉云、石綱、陽先順以實驗性色彩重構楚文化基因;“無何有之鄉”中王金石、曠小津、譚長德、戴劍等對湖湘地貌的意象轉譯;“廿年滄浪”聚焦田紹登、石勁松、袁紹明等在筆墨語言上的銳意創新;“不到瀟湘豈有詩”則通過、楊國平、胡立偉、陳湘金等人的創作,彰顯瀟湘美學中獨特的詩性傳統。
展覽特別梳理了“漫步山水間”系列藝術活動二十年來的發展歷程。自2002年發起以來,“漫步山水間”持續推動湖南山水畫的創作與研究,培育大批藝術中堅,創作了《錦繡瀟湘》神州八號搭載品,《南岳衡山七十二峰圖》長卷等大型創作,并于2023年在中國美術館成功舉辦“大美瀟湘”展覽,成為該活動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是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時代理念轉化為視覺表達,體現出藝術家高度的文化自覺與時代擔當,是湖南踐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旅融合的重要實踐。
開幕式當天下午還舉行了學術研討會,研討會由王魯湘先生主持,專家學者圍繞瀟湘山水畫風的當代發展、地域文化與全國視野融合等議題展開深入討論。
展覽將持續展至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