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呂元祥建筑師事務所 (RLP Asia)
受邀出席在海南??谂e辦的第二十一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暨(海南)低碳韌性城鄉科技博覽會。RLP
Asia董事兼環保設計總監、Behave首席行為分析師梁文杰,以及RLP
Asia董事兼中國內地總經理黃佳武分別在不同專題論壇中發表演講,以前瞻性的設計理念和綠建實踐經驗深度闡釋氣候韌性建筑的實踐路徑與發展趨勢。
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全聯城市基礎設施商會、中美綠色基金和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綠色建筑與節能專業委員會聯合舉辦,并獲得國家相關部委及多個國際組織的積極支持。今年會議主題為“營造綠色低碳產業生態,培育綠色建筑新增長點”,吸引來自國內外數千名代表參會。
專題分論壇:粵港澳大灣區綠建內聯外通—— BEAM Plus賦能城鄉低碳韌性建設
本場論壇由香港建筑環保評估協會(BEAM
Society)與香港綠色建筑議會 (Hong Kong Green Building Council)
承辦,匯聚內地、香港和澳門的權威專家,從政策、標準、技術與服務等多維度,探討粵港澳大灣區內綠色建筑協同發展路徑,以及綠建環評(BEAM
Plus)評估體系對區域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的推動作用,旨在推動中國綠色建筑標準與服務邁向國際。
演講主題:邁向碳中和之高密度城市未來工作空間
演講嘉賓:梁文杰
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進程中,城市垂直空間的集約化開發已成為應對高密度人口與土地資源約束的重要路徑?;谶@一背景,梁文杰從高層建筑可持續設計維度切入,系統性地分享RLP
Asia聯合跨領域專業團隊共同研發的數十項建筑脫碳技術策略,并以榮獲“邁向凈零”比賽未來建筑組別大獎的碳中和辦公設計Treehouse為案列,闡述這些策略的實際應用方式。
設計團隊根據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成本效益、生態價值等綜合指標體系進行主次排列,確立“重新定義場所、應對氣候變化、自適應空間、實現與自然共生、現場再生能源、推動循環發展”六大核心策略。以辦公環境為例,研究表明,兼顧彈性需求與協同效能的復合型空間已成為未來辦公模式的主流趨勢。從空間規劃角度而言,采用多元化布局并增設第三空間,可顯著提升員工創新能力與工作自主性。
針對高密度高層城市環境,設計團隊不僅關注街道層面的微氣候,更應重視垂直維度的環境變化。根據跨專業團隊研究發現,風和日照環境在垂直方向上約每60米會出現顯著差異。通過采用傾斜玻璃幕墻、遮陽裝置、促進對流通風的共享空間等設計策略,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有效提升建筑環境舒適度。
高層建筑同樣能夠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通過立體綠化系統、垂直景觀帶等多層次的生態整合,將自然元素有機融入建筑空間,不僅能夠提升視覺舒適度,更可顯著緩解城市熱島效,改善空氣質量。
Treehouse的設計結合光伏發電系統、低碳建材應用及海綿城市技術, 展示高層建筑實現碳中和的可行性,為高密度垂直城市發展模式提供兼具環境與經濟效益的碳中和設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