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時間:2017年7月3日
采訪地點:中國書店咖啡廳
采訪對象:李文
采訪/撰文:中國美術家網主編楊小薇
編者按:2017年5月24日由李可染畫院主辦,Espacio Fundaci n Telef Nica,北京乙左丁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協辦,《光與色——中國油畫名家西班牙寫生邀請展》在西班牙馬德里Espacio Fundaci n Telef Nica 開幕,李文作為這次邀請展的藝術家,她的三幅寫生參展作品,得到了很多關注,中國藝術評論家,中國美術家網主編楊小薇對藝術家李文進行了以下采訪,下面為大家帶來這位優秀藝術家的獨到見解和對藝術的深層次理解與探討。
李文和中國美術家網主編楊小薇
楊小薇:李老師您好,很感謝您抽出時間接受我的采訪,這次西班牙之旅一定給你帶來了不少創作素材吧?
李文:首先謝謝小薇老師對我的關注和采訪。是的,這次西班牙光與色之旅確實給我帶來了很多素材和不一樣的創作元素,在繪畫語境國際化的今天把自己的作品拿出來,進行異地藝術交流創作非常有必要,它的地域性獨特的風景引人入勝,同時又看到了很多不錯的藝術展覽,親臨大師的作品,比如我在這里看到了畢加索和達利專題作品展覽,從他們作品的原作我能夠感受到他們藝術與他們所處時代的脈搏緊緊相聯系,至今都有強大的震撼力量,這在我的作品中多少都會受到一些影響
與藝術家們合影
楊小薇:李老師,您能否就這次參展的三幅作品簡單談一下您的創作理念?
李文:我的這次參展三部作品都是在寫生的同時,注入我對當地風土人情的感受,重新架構畫面完成的。其中一副作品《地中海印象》,就是 我最近在研究的花草人生主題。花草對我們并不陌生,尤其是野花野草,他們頑強的生命力和樸素的精神是我從藝多年的最好寫照。這一主題我在國內就已經有了初步的想法,然后在當地旅行過程以后我又加入了我對西班牙地中海的認識,加入一些元素進去,比如說房子,結構穿插以及明亮色彩的運用。但我不是屬于那種純寫生類型的畫家,所以也不會特別注重畫那里的風景,只是借景抒情而已,讓我的畫面更趨于豐富飽滿。
李文作品 《 地中海印象》
楊小薇:這次西班牙光與色之旅有哪些收獲?
李文:收獲非常多,首先就是跟這些優秀的藝術家們近距離的接觸,一起寫生,一起參觀藝術博物館,無論是做藝術還是做人都從他們那里學到了很多東西。還有就是拜見了當今活躍在世界當代藝術領域的具象大師安東尼奧?洛佩茲?加西亞。洛佩茲與我們中國每一位藝術家進行了友好的交談并合影留念,對于我們提出來的任何問題他都耐心給予解答,并真誠的表達了他對藝術的獨到見解。他的親和力和對藝術的真誠時常感動著我,我會一直保持這種激動的感覺,也會激勵著我繼續創作出更多的作品來。
遇見大師
與洛佩斯合影留念
楊小薇:我知道您原來畫過一些表現性很強的一些作品,油畫作品《憂郁的靈魂》在2007中國藝術博覽會中獲得金獎,能否創作談一下當時創作這幅作品的感受?
李文:那時候我受俄羅斯油畫的影響很深,因為教我們的那幾個俄羅斯老師都是傳統的俄羅斯現實主義畫派,我的作品融在寫實的基礎上入了中國寫意和表現的成分,狗只是我繪畫中的載體,狗的勇敢善良豪邁,還有憂郁情節深深的打動了我,我想用通過狗的眼神表達出他對人生和周圍環境的一種認知,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看到每個狗狗的眼神都非常憂郁,用藝術家的眼光來看這種憂郁是抽象的,也是感人的,我只是借著他的眼神來表達我的作品。這是一種對社會人文環境的一種關注,如果你熱愛生活有多深,那么這種關注會有多深。我喜歡油畫的這種表現性,在輕重緩急中彰顯出生命的張力,以及我對生命的深刻理解。那個時期的作品多是這種風格。
李文作品 《憂郁的靈魂》
楊小薇:李老師,我覺得您自從去了美國以后作品變化很多,您能簡單介紹一下您在那里創作經驗嗎?
李文:2013至2015年,我應美國紐約哈德遜美術家協會邀請參加了多次美國學術交流和藝術駐訪問活動,并且在那里我還成功地舉辦了3次個人畫展。我多次參觀了美國著名的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 (MoMA)、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Dia Art Museum等一些當代藝術博物館,同時我又迅速的融入到當地藝術家交流的活動中,使我的藝術語言迅速與世界接軌。我在美國各種藝術充斥著整個新舊工業時代的建筑的環境中深切地感受到了當代藝術的強大的力量,這些藝術無所不在,我仿佛在百年孤獨中、在樹木掩隱中看到了涌動著無限的藝術生命力,我聯想到了自然的偉大力量,同時也感受到了一種滄桑,這是一種生命的積淀才能感受到的,這跟我這種人生經歷剛好有這么一個吻合點,所以我依照這個環境主題又畫了一些人物畫,都是在這種新舊工業背景之下,表現出人和社會和自然的這種內在聯系,更多的是表達人的自信豁達, 但也有一些是迷茫。美國的交流活動確實豐富了我的創作題材,在技法上也有了一定的突破,但是表達的主題始終沒有變,盡管我對畫面結構進行了重新架構,但表達的還是一種對現代人文自然環境的關注關懷。
李文作品 《古城》
楊小薇:您生活的哪段經歷對你的作品產生重大的影響?
李文:我覺得每段人生經歷都對我有影響,我從3歲隨父母從山東來到黑龍江北大荒,在有知識分子的建設兵團長大,那里四季分明,冬有白雪夏有清風,秋天火紅的樹葉鋪滿整個漫山遍野。兒時的我就喜歡花花草草,經常會在路邊采大把各種顏色的野花插在喝水的杯子里裝扮我家的小窗臺,所以從小我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另外北大荒版畫的創作經歷對我的藝術道路影響很大,在沒有多少基本功的情況下,我早早地步入了創作的行列,在日后的大學專業學習和研究修都對我的創作產生了很大影響。我從小生活在傳統家庭里,父母善良本分,我父親是很有藝術細胞的人,只是生活的年代和歷史原因被埋沒了,我父親有著一雙靈巧的手,他真是一個無師自通的人,記得那會兒他在北大荒做的那些家具,有時候他會把爐鉤子燒紅了,然后在木板上燙一些鳥和花草的圖案,非常漂亮。他從來沒有學習過繪畫,但是他看到過東西他就能畫出來,他的藝術細胞多少還是傳給了我一些。他是一個真正大風大浪里走出來的人,他有他非?;磉_的人生觀,又是很風趣幽默的人,所以他對我的世界觀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我的母親會唱歌,唱的很好聽,年輕的時候非常漂亮,只可惜我沒有更多的繼承母親的特點?;橐龊图彝ξ业挠绊懸卜浅4螅瑑鹤雍驼煞蚨际俏业蔫F桿粉絲,無論怎樣,他們都是那么支持我,尤其是人生經過風風雨雨后,我越發感覺到家里的支持確實是我繼續保持畫畫前進的動力,這讓我很感動。我覺得工作對我的學習影響也非常大,自從大學畢業以后一直做美術教師,每天的教學活動,面對學生總覺得自己的知識不夠用,所以總在學,教學相長不斷激勵我學習成長。所以我總覺得自己是帶著使命來到了這個世界上,所以我總想做一個有價值的人,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一個最好的自己。
李文作品 《波基浦西印象》
楊小薇:您的油畫作品完美體現出中國畫的寫意精神和西畫的色彩造型的融合,這種中西融合的繪畫風格是如何形成的?您如何看待油畫民族化這一概念?
李文:首先中國畫和西畫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都是視覺藝術,講究構圖和色彩,只是他們的材料有所不同,所以我駕馭這兩種材料的用筆,能融合在作品中是一種很自然的過程。這跟我早年師范大學畢業分不開的,因為師范大學學的比較雜,中國畫和書法都有涉獵,本身我個人也非常喜歡中國書畫藝術,這可能是跟中華民族的基因有關系,從小就是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中國畫總講究意在筆先,胸有成竹,跟油畫兒的表現性很相像,這正符合了我的創作理念,所以把他們結合在了一起。書法的用筆輕重緩急在我的作品中若隱若現,你能在我的作品中看到他們的蛛絲馬跡。中國畫的皴擦用筆和印象派的松動色彩用筆,他們在這一點也是相同的,這在我的筆下也不難發現。師法自然不僅僅是中國畫家提出來的,這也是印象派的寫生理念。油畫民族化這一概念提出來很多年了,我覺得油畫民族化是一種精神,是一種追求,怎么說呢,這絕對不是形式上的加一些中國元素,我個人覺得民族化是好的,關鍵就要開放思想,創作出有個性有時代感的作品,這樣藝術才能跟世界接軌。
李文作品 《兩個藝術家》
楊小薇:能否談談您現在的創作觀點以及對中國油畫的未來發展的看法?
李文:我現在的創作,主要就是還是來源于跟自己生活一些相關的東西,我覺得我的追求這個繪畫性還是一直要保留的,我喜歡架上繪畫藝術這種形式,當然我也不排斥現在他們做當代藝術的這些行為或者裝置藝術,我很尊重他們的藝術創作形式,我也很佩服他們的勇氣,但是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吧,藝術現在也是仍然需要百花齊放。我對這個中國油畫的未來發展那肯定是非??春?,因為我們國家的畫家寫實能力都非常強,現在年輕一代都是生活在一個當代語境非常強烈的這么一個環境下,也是環境和世界問題最多的時代,同時他們也是最有思想的一代,也是非常有創造力的一代,他們這代將要傳承我們這一代留給他們的堅實的物質和精神基礎,所以未來中國油畫發展一定會走在世界的前茅。
李文作品《波基浦西火車站》
楊小薇:謝謝李老師接受我的采訪。
李文作品《經過的風景》
附:李文藝術簡歷
李文:1991年畢業于哈爾濱師范大學美術系版畫專業。1998年和2006年先后于中央美院和中國藝術研究院俄羅斯油畫研修班研修油畫?,F為北京美術家協會會員、北大荒美術家協會會員、美國紐約哈德遜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當代女子畫會理事。其作品融合了中國畫的寫意精神和西畫的色彩及嚴謹的造型,繪畫風格是自然的同時又是表現的。版畫和油畫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美術展覽并被國內外收藏家和藝術機構收藏,油畫作品《憂郁的靈魂》2007年8月參加中國藝術博覽會并獲金獎,2013年獲得美國紐約哈德遜美術家協會頒發的2013年度國際藝術家成就獎,作品發表于《中國油畫》、《中國藝術家》、《中國美術》、《世界華人周刊》《PleinAir》等雜志,2014年入選中國當代藝術名家風范由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出版《李文油畫精選》。